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6
0
DevOps

AI+DevOps=AIOps系列 第 6

AIOps6. 事件關聯:資料整合的關鍵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引言:警報氾濫與資料孤島的挑戰

在現代IT基礎架構持續膨脹、微服務與多雲混合環境成為主流後,運維領域的一大痛點,是來自各系統、應用、網路層的海量監控訊號和事件告警。這些“警報風暴”不僅容易造成維運團隊警報疲勞、錯失關鍵事件,更因跨系統數據割裂,導致根因追查困難,影響業務連續性和客戶體驗。AIOps 的“事件關聯”(Event Correlation)技術,正是解決警報資訊過載和孤立數據來源的關鍵利器。

6.1 跨系統資料整合的本質意義

超越資料孤島,築起全息視圖
AIOps 的資料整合,旨在打破傳統IT監控的「資料孤島」,將來自基礎設施、應用、網路、安全、用戶行為等多源多格式資料,透過Kafka、Fluentd等流處理或資料湖平台,進行高效統一的彙集、治理與格式轉換。
如此一來,AIOps平台可將結構化(指標、告警)、半結構化(日誌)、非結構化(語意、程式碼)等訊號視為一體,為後續事件聚合與智能分析建立基礎。
實作要點
• 自動接入及清洗內容多元的資料源
• 以時間戳、資源拓撲、服務依賴等維度標籤資料
• 持續檢核資料品質與時效性,避免訊號誤用與誤判

6.2 事件關聯技術:自動化洞察背後的邏輯

事件關聯分析(Event Correlation Analysis)
AIOps的事件關聯,是利用機器學習、大數據統計與圖分析等技術,將看似獨立的異常訊號“智慧集群”,自動還原系統內的因果鏈條,迅速鎖定根源。
具體流程包含:
• 事件聚合:將短時間內發生且屬性相近的多個告警/異常訊號進行合併,避免單一故障產生大量重複警報。
• 關聯建模:依據服務架構、拓撲依賴以及歷史事件串流,判斷事件之間的聯動性。
• 因果推論:應用知識圖譜、圖神經網路或統計相關分析,自動推理事件傳播路徑與潛在根因。
• 智能回應建議:根據關聯結論,生成處理優先級與修復建議,甚至可自動啟動修復流程。
範例場景
若先出現資料庫延遲、接著Web服務異常,最後API回應降速——AIOps 平台能在背後自動判斷這三者可能為同一根因的“連鎖反應”,合併警報,讓運維聚焦真正源頭,而非疲於救火。

6.3 降低警報疲勞:AIOps的救火隊

告警降噪(Alert Noise Reduction)
龐大的事件頻繁出現,最終導致維運團隊陷入“警報疲勞”——即重複、誤報、多層級的訊號大量堆積,工程師無法分辨哪些才是必須立即處理的重點事故。
AIOps如何化解?
• 智慧聚類與分組:自動將相似事件分類,僅顯示一次。
• 背景噪音過濾:利用行為模型與NLP語意分析,過濾“背景噪音”(無關緊要事件)。
• 事件優先排序:根據影響範圍、歷史處理成效、關聯度等動態排序,將最關鍵的事項置頂處理。
• 智能健康評分:以時間序列分析,綜合多條訊號給出健康分數,幫助團隊判斷處理範圍。
成效展現
根據多家業界案例,採用AIOps事件關聯平台後,關鍵告警總量往往降低80%~90%,維運反應時效、故障修復成效均顯著提升。

6.4 技術與平台組件

• 資料整合與流處理:Kafka、Fluentd、Logstash等
• 多源事件關聯引擎:Elastic Stack、IBM Watson AIOps、Datadog等平台內建功能
• 機器學習/圖分析模型:Graph Neural Network、NLP異常語意辨識
• 視覺化與自動化:Dashboard整合分析、SOAR自動化治理

6.5 組織實踐與挑戰

• 機制設計需落實數據治理流程,跨部門協作流程(資料工程師、ML工程師、IT/Ops)並肩推進
• 需建立良好的回饋與精進機制,讓事件管理系統隨業務演化動態調整

6.6 現代案例

國際大型雲服務、金融業AIOps平台常基於上述技術鏈進行多層次資料整合,將偵測、關聯、追蹤、修復全流程串於同一平台,工程團隊專注少數優先等級事件,有效降低重大中斷風險。

6.7 Python簡易程式範例:警報事件自動關聯聚合

python

import pandas as pd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DBSCAN

# 假設有資料欄:timestamp、source、alert_type、severity、message
df = pd.read_csv('events_logs.csv')

# 建立feature(如嚴重性、來源編碼,timestamp可轉為數字型態)
from sklearn.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
df['src_code'] = LabelEncoder().fit_transform(df['source'])
features = df[['severity', 'src_code']]

# DBSCAN可找出屬性及時間鄰近的事件聚落
db = DBSCAN(eps=0.5, min_samples=2).fit(features)
df['cluster'] = db.labels_  # -1為噪音,其餘為聚合事件群

# 聚合同一事件群並列出事件明細
grouped = df[df['cluster'] != -1].groupby('cluster')
for group, events in grouped:
    print(f"\n事件群 {group} 包含下列警報:")
    print(events[['timestamp', 'source', 'alert_type', 'severity']])

# 可加強:自動觸發高優先事件修復腳本

說明:
此範例以Python整合自動化事件聚群分析,可協助AIOps平台將屬性與時間鄰近的告警自動合併,進行優先排序與自動化決策,為工程師精簡訊號與壓縮處理負荷。

結語

AIOps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之一,即「資料整合理解」加「自動事件關聯」。唯有打破資料孤島,善用事件聚類、因果推理、告警降噪等智能技術,才能讓團隊從雜訊中聚焦本質,化解警報疲勞,實現主動、智慧的運維管理。未來AIOps事件關聯技術也將持續與圖分析、語意理解等AI前沿演進,推動智慧營運走向極致效能與自動化。


上一篇
AIOps5. 數據驅動下的運維自動化升級
下一篇
AIOps7. 機器學習於運維:異常檢測與預測
系列文
AI+DevOps=AIOps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